大范圍我就不說了。 我來說說連杭州人都不知道的杭州一個小地方的特產(chǎn)。 那就是皋城熏雞。 城北皋亭山下的皋城村,逢年過節(jié),卻鐘愛一道別有風(fēng)味的臘味菜:熏雞。對于習(xí)慣了年夜飯上鴨是板鴨、臘鴨,雞是白切雞、蝦油雞的老杭州們,皋城村的這一特色,頗為另類。“這道菜也是傳承,不過是從溫州傳來的呢。”周邊的居民們說:“杭州老底子是沒有熏雞這種做法的,我們這里是最正宗的溫州風(fēng)味。”
早在160多年前,也就是清末時期,一群想著“闖世界”的溫州人,挑著籮筐,一路走到皋亭山下,安營扎寨,過起了生活。
冬至過后,只要去沿山村或者皋城村,房前屋后都是一排排掛在繩子上的煺了毛的雞——白晃晃的雞都快風(fēng)干了。
這年飯桌上,它可是第一招牌菜,做好一只熏雞,也很有講究——大米來熏:熱鍋后,將大米撒進去,鋪滿鍋底,然后架起了蒸籠。這樣米的焦香味兒會混入雞肉里,熏出來的雞特別香。
皋城村熏雞的做法,原來也是始于溫州平陽。在清貧之時,這道熏雞也逐漸成了皋城村村民們打小就牽掛的味道。“小時候看到掛出了熏雞,就知道要過年了,這也是一年到頭最想吃的東西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