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來自:小學教育

walking-woman

樓主

2019-03-27 3847 1

參加活動還有機會發(fā)表作文!種子會員活動優(yōu)秀征文選登

挖竹筍

陳奕霖

杭州市文津小學

(3年級/1班)

周末,我參加了一次有趣的親子活動——到德清山民村的竹林里挖筍。

到了山民村,我沿著土路往山上走,感覺景色是那么美好,空氣是那么清新。很快,我就來到了一片茂密的竹林,竹林里的一個個筍寶寶正等著我來挖呢。

開始挖筍了,可是竹林那么大,上哪兒找筍呢?我在竹林里面找啊找啊,突然,腳被一個東西絆了一下,我低頭一看,“哈哈,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功夫”。一個筍寶寶正冒出頭來看著我,好像在說“快來挖我呀”。我拿起鐵鍬,對準竹筍用力一鍬,可是竹筍紋絲未動,我又用盡全身力氣鍬去,但是還是挖不出來,竹筍似乎也在對我說“就知道你拿我沒辦法吧”。這時爸爸走過來對我說:“你看竹筍下面是有根的,要先把周邊泥土挖開,再把筍根挖斷,才能挖出筍”。說著,他先挖開泥土,再對準筍根往下一壓,小竹筍立刻就倒到一邊,出來了。我恍然大悟,于是找到一顆竹筍,照著爸爸的方法,對準它的根部往下一壓,給了它 “致命一擊”,一顆竹筍就被我挖出來了??粗约旱某晒?,我不禁笑了起來。隨后,我越戰(zhàn)越勇,整整挖了一大袋呢。

晚上,吃著自己親手挖的筍,心里甜滋滋的。更重要的是,通過挖筍,我明白了一個道理,那就是只要明白了做事的方法,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做成。


挖筍之旅

侯冠宇

杭州市文津小學

(4年級/1班)

在一個風和日麗,萬里無云的星期天,我跟爸爸一起去德清挖筍。

我們到達挖筍地點時,已經(jīng)有人上竹林了,我們急忙跟了上去。

進入竹林,外面的炎熱立即消失的無影無蹤,迎面吹來了一陣涼風,感覺涼快極了。在進入竹林之前,我還害怕筍不夠我們挖呢,誰知,進去一看,到處都是筍,我們就算挖一天都挖不完呢,更別說不夠挖了。

剛開始,都是我爸爸挖筍,我找筍。我先找到了一個看起來很大的筍,爸爸看了看,爸爸說:“嗯,看起來還不錯,就挖這個吧!”爸爸邊說邊拿起鏟子挖了起來。

爸爸先用鏟子把周圍的土挖掉,然后再挖到根部,最后把筍連根拔起。爸爸就用這樣的方法挖了十幾個比較大的筍。

可是在挖第十三個筍時出了問題:爸爸不小心把筍挖傷了。旁邊的一個工作人員說:“把挖傷的筍的下半部分(即受傷的部分)用鏟子把它挖斷。”爸爸一試,真的可以哦。

后來一個農(nóng)民伯伯走了過來,看見爸爸挖筍的方法后說:“你這個方法不對,應(yīng)該先把鏟子從離筍近一點的地方向下挖,注意不要挖得太深,挖到筍中間的時候,就可要把鏟子向上翻,這樣就可以了。還有,不能挖到根部,要不然下一年就長不出筍來了。”說完,又給我們親身示范了一遍,這讓我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。

不久,挖筍活動結(jié)束了,我們以六元一斤的價格買了三斤筍回家,并讓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油燜春筍。吃著自己挖的筍,感覺格外地美味可口。

今天的挖筍活動讓我深有感觸,不僅是讓我學到一種本領(lǐng):挖筍,更是讓我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辛苦與聰明才智,真是辛苦而又快樂的一天啊!

勝日尋筍牧歌園

何昊晢

杭州市星洲小學

(4年級/1班)

“挖到了,挖到了!”我高興地叫了起來。

你問我為什么這樣高興?因為這可是我第一次挖筍??!今天都市快報“愛寫作的獅子”組織我們來到德清牧歌生態(tài)園挖筍。

我拿起鋤頭,儼然一副小竹農(nóng)的樣子啦!我扛著鋤頭上了山坡,一叢叢綠油油的竹子映入眼簾,光滑碧綠的竹竿如同翡翠似的。起初管理竹林的大嬸指導(dǎo)我們找到了一棵胖筍。她用力地把鋤頭插進地里,然后猛地向上一翹,那筍跳動了一下,我們趕緊一拔,它就出了土。仔細看,挖出來的筍,頭尖尖的,上邊還有細細嫩嫩的小葉子,好像扎著小辮子、頑皮的小孩躲到土里和我們玩捉迷藏呢!

筍尋找起來并不難,我發(fā)現(xiàn)竹筍一般都是貼近竹子長的,有可能竹筍寶寶也想靠近他們的爸爸媽媽吧!我還發(fā)現(xiàn)了一片很特別的竹林。往地上一瞧,這里鋪滿了厚厚的稻殼,然而找起來可就不容易了。如果感覺有東西硌著腳,就有竹筍。這不!一棵筍寶寶正躲在稻殼下面睡懶覺呢!一位阿姨告訴我們,鋪了稻殼之后,就可以讓竹筍更茁壯成長了。果然,我們在這一片鋪稻殼的竹林里,發(fā)現(xiàn)了更多更大的竹筍。

竹林的陽光變得更柔和了,我們下山了。竹筍帶子已經(jīng)裝滿了肥肥的筍。我心里又得意又快樂,這肩上的重量是我勞動沉甸甸的果實。


初夏·紫陽書院·點茶

季萱兒

浙江省杭州江南實驗學校

(5年級/14班)

上周末,我乘車跨過錢江三橋,來到了擁有百年歷史的紫陽小學,參加“南宋茶韻”的點茶活動。

進入校園,我先掃視了一遍眼前的景物。我看見了教學樓的入口掛著一副對聯(lián),已經(jīng)十分陳舊,綠色的篆體鏤刻在殘缺不齊的木頭上,更顯露出其古色古香的韻味。操場旁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香樟樹。

過了一會兒,一位六年級的姐姐帶著我們?nèi)⒂^紫陽小學里的勝景。名人墻、景觀堂……都值得一賞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名叫“春草塘”的池子。在一塊塊巨石壘成的縫隙之間茂密、翠綠的青滕一串串層層疊疊。我們跨上臺階,進入了茶室。一股香氣撲鼻而來,許多張排列整齊的木桌上擺著干凈透白的茶具。老師給我們細細地講解點茶的由來,并告訴大家點茶的步驟。十分復(fù)雜,我記了這個,又忘了那個,不禁令我感嘆:古人喝一杯茶真不容易!勉強算是了解了個大概。我們竟然還要穿著漢服點茶!這讓我激動不已,迫不及待地想要學習如何穿戴漢服。在古代,中國是“禮儀之邦”,自己穿戴整潔就是對別人的尊重。

穿好漢服,大家開始點茶,用一小勺茶粉加一點兒水,再用“竹刷子”刷,那是用一百片竹條捆起來做成的。老師要求大家用刷子刷出白泡沫,開始,我慢慢的刷,刷了半天也不見白泡沫。后來,我索性站起來用力地刷,手都攪酸了,那竹刷被我弄掉了幾根竹片,終于刷出了白泡沫。天哪,太費勁兒了!嘻嘻,其實也挺有趣的。這時,屋子里已經(jīng)到處飄蕩著抹茶的濃郁香氣。最后一步,我認為也是最有趣的。要在泡沫上寫字。用細細的筆勾勒出一個“茶”字的輪廓。完成了!雖然寫的沒有那么好看,但卻是我自己用心完成的,而且香氣撲鼻。

這次的活動,不僅讓我了解了南宋茶韻文化,而且還認識了一幫趣味相投的同學,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周末。


有趣的茶藝活動

王俊浩

杭州市勇進實驗學校

(4年級/2班)

三月十六日,我和媽媽興致勃勃地來到紫陽小學參加茶藝活動。

兩位在紫陽小學學習的姐姐先給我們介紹紫陽小學的歷史、文化。接著我們參觀了通玄觀遺址。最后我們來到了茶藝教室,茶藝教室古色古香。老師讓我們穿上了漢服。穿上漢服后,我瞬間感覺自己回到了古代。

茶藝課開始了,葉老師先跟我們講了茶是在宋代開始的,不過宋代開始是點茶,到后面的明朝就開始散茶,而散茶也是我們現(xiàn)在的喝法,就是先把茶葉放在碗里,然后倒上開水就可以喝了。而點茶是一個特別麻煩的一件事。葉老師一邊點茶一邊告訴我們:“做點茶要用的是黑的碗,因為點出來的茶越白質(zhì)量越好,而白色和黑色是對比色,所以要用黑色的碗。”

開始點茶了。我首先在碗里倒上開水,斜著轉(zhuǎn)一圈,把臟東西清理干凈,然后把開水倒掉,再倒一碗。接下來可不是放茶葉哦,而是放茶粉的。放好茶粉,我拿起旁邊的一個木制的篩子,開始一字型左右攪拌,速度要非常快,而且不能碰到碗底,直到攪拌出白色的小泡沫為止。我拿著篩子攪拌得手酸了,也沒在茶的表面上寫出一個“福”字。老師說最后在茶的表面上寫出一個“福”字就成功了。點茶成功好難?。?/div>
這次活動不僅讓我了解了茶的文化,也讓我知道了古代為皇帝點茶的人很辛苦,真有趣!


茶藝-穿越千年的相遇

陳自得

杭州市大關(guān)中學附屬小學

(5年級/1班)

上周六,我有幸參加了源于大儒朱熹的紫陽小學的點茶活動。

順著引導(dǎo)來到茶室,門口立著一幅"以茶會友"的書法,一邊岸幾上的花瓶中枝椏寫意十足,一看就知道是從后山采回來后的精心布置。野趣天然質(zhì)樸。

我們先在老師指導(dǎo)下穿上了漢服,精美的繡花,柔軟的布料,古樸的色調(diào),精美極了,繁復(fù)的穿法讓穿慣運動服的我手忙腳亂,但是穿好后,一個翩翩少年赫然挺立,感覺美極了。接著,向老師行了個拜師禮,鞠躬長揖。我仿佛回到千年前,在接受大儒朱熹先生的教誨。然后,老師分別講解了岸幾上的點茶工具和制作過程,我如饑似渴的專心聽講,知道了什么是茶粉,怎么打泡,什么是品質(zhì)好,怎么點。我發(fā)現(xiàn)看似簡單的事情,要做好,不僅材料很重要,分寸很重要,人更重要。

在我手快搖斷的時候,茶沫打好了,我拿起邊上的茶筆,在茶湯上寫了一個茶字,淺綠的茶湯上配著濃綠的字,賞心悅目,就像一幅書法作品。邊上小朋友有寫字也有畫畫的,點茶作品豐富多彩。這么美好的作品,我都舍不得喝了,迫不及待和媽媽分享我的喜悅。和老師拜別下課后,我嘗了一口,滿口茶湯的苦澀,再喝一口,苦中微甘,再喝一口,甘中微甜,層次感一點點遞進,就像打球,每天訓(xùn)練,風雨無阻很辛苦,輸球不開心,但是進球很開心,球隊在一起同甘共苦更開心。點茶就是這樣不一樣的體驗。南宋小朋友太會玩了。

點茶給我開了一扇文化的窗,我穿越了千年,遇見了千年前的文化。你好,南宋。美哉,中華。我為你驕傲。

茶韻(茶藝)

厲欣文

杭州市新華實驗小學

(3年級/2班)

一個春光明媚,鳥語花香的早晨,我們來到了歷史悠久的紫陽小學,參加愛寫作的獅子舉辦的體驗“南宋茶韻”主題活動。

走進清心閣茶藝教室,我們立刻就被這古色古香的氛圍深深地吸引了,一張張深棕色的幾案上整齊的平鋪著樸素的臺布,上面擺放著中國傳統(tǒng)的青瓷茶具,精致而優(yōu)雅。我們迫不及待地要開始點茶了??墒牵@體驗茶韻的第一步卻不是茶本身,而是穿漢服。在老師的指點下,我們穿上了精美的漢服,行著南宋的禮儀,好像一下子穿越到了南宋時期。

接下來我們就要像古人一樣點茶了,先在茶盞中倒入少量的沸水,輕輕搖晃,溫熱茶盞,再取一些茶粉放入茶盞,前后攪拌,適量加水,直到水面布滿小泡沫,然后再用這個方法另外調(diào)制一碗更濃的茶湯,用瓢勺蘸濃湯在泡沫上寫上喜歡的字或畫上圖案。一碗茶就點好了。這點茶看似簡單,點一碗好茶卻不容易,茶葉、茶具、水溫、手法樣樣都很有講究,是一門大學問呢!

老師說,南宋的茶藝,蘊含著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,和諧、禮儀、感恩……喝一口自己點的茶,味道有點苦,回味卻清香,心想這有文化的茶味道果然是不一樣呢。

謝謝愛寫作的獅子,讓我有機會學習了解點茶文化,品味南宋茶韻。


擊劍,真有趣!

方睿溪

杭州市競舟小學

(3年級/3班)

今天陽光燦爛,我的心情也很happy!這是為什么呢?因為今天我要去參加一個擊劍活動。一路上, 我激動地哼著小曲兒,就像有只歡快的小猴子在我心頭蕩秋千。

不一會兒,我便來到了位于黃龍體育館二樓的擊劍場內(nèi)。哇,里面正在訓(xùn)練的小朋友可真多呀!他們的一招一式瞬間吸引了我,真帥氣!這時,一個扎著馬尾辮的老師笑瞇瞇地拉著我的手,來到一張小桌子旁,拿出三把劍,告訴我它們分別叫“花劍”、“重劍”和“佩劍”,還教了我正確的手握方法。帶我認識了這些劍之后,馬尾辮老師就開始教擊劍的第一要領(lǐng)——走好丁字步。經(jīng)過老師的指導(dǎo)和示范后,我右腳在前,左腳在后,像一只大青蛙一樣蹲著,可還沒到兩分鐘,我的腿已經(jīng)酸得不行了,全身上下都像被膠帶繃緊了一樣,十分難受。“休息吧!”只聽老師一聲令下,我頓時松了一大口氣。“你們等會兒還要進行一場真正的比賽,大家一定要把基本功練好?。?rdquo;我一聽,馬上又緊張起來,不過還是在心里暗暗給自己打氣:我一定行的,加油!……

經(jīng)過了腳步動作和劍法的練習之后,一位叔叔給我穿了一件短上衣,套上了胸甲,還戴了一個比石頭還重的面具,并讓我站到擊劍道上。此時,我的胸口好像有無數(shù)只小兔子不聽使喚地胡蹦亂跳,“嗚!”一陣哨聲響起,比賽正式開始了!我大步流星地沖上前去,想贏得第1分,為自己開個好頭。抱著這樣的念頭,我眼疾手快,趁對方不注意時,一下刺到了她的小腹!“哈!”不錯!接著,我一氣呵成,一連贏得了4分!可最后這次,她變得格外小心,“哎呀!”我一下沒刺準,她借此機會一個箭步?jīng)_上前,刺到了我的肚子,比賽結(jié)束!最終,我以4:1的成績贏得了比賽,我心里美滋滋的,別提有多高興了。

這真是一次有趣的擊劍活動!



來源:愛寫作的獅子
回復(fù)(1)
瘦子班主任 沙發(fā)
都寫得很好啊

2019-03-28

大家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