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 HANGZHOU
紀念碑谷
「杭州 · 深秋 · 校園 」
藝術不分國界 也無需規(guī)矩來束縛和拘束 建筑之美,始于構造之間 中國美術學院(象山校區(qū))
/ 轉塘鎮(zhèn)象山村352號 /
如果說每一個校園都是一所大學的名片,那么中國美術學院就是將
藝術和創(chuàng)意更加直白地展現。跳脫出現世常規(guī)桎梏,
將線條和框架融于地勢平衡之中。
國美象山校區(qū)的設計,出自于
2012年普利茨克獎得主王澍教授之手。據王澍教授介紹,在設計前他曾多次爬上
六和塔,拍下從塔內各個窗口向外看的鏡頭,
并將這些鏡頭的效果分散在象山校區(qū)各個角落。
校園內由葡萄牙著名建筑師阿爾瓦羅·西扎操刀設計的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?匆娝拿,就會想到她的設計者。
阿爾瓦羅·西扎
他是葡萄牙國寶級建筑師
1992年普里茲克建筑獎(“建筑界的諾貝爾獎”)獲得者
離博物館最近的是美院的南門,國際設計博物館建筑整體呈現三角形布局,外觀材料使用了安哥拉紅砂巖。晴天和雨天,
不同的天氣狀態(tài),紅砂巖會有不同的顏色狀態(tài)。大篇幅的紅色磚墻,使中央那棵綠樹成了點睛之筆
低調中帶著非凡的生命力
即使在貧瘠的世界里
也會有生命在野蠻生長
逛累了,可以去往B1層的MOSEE CAF墨素咖啡館
國美之美 徜徉在民族而現代的文化風情里
【國美民藝博物館】
由日本設計師隈研吾設計
“讓建筑消失的理念”是他的理念
博物館的玻璃幕墻外,用側菱形的鋼絲網和廢棄的瓦片懸掛而成。遠觀玻璃幕墻倒映藍天,水面則倒映成畫。
瓦片嶙峋,卻毫無水泥介質壓覆,仿佛凌空飛懸,
此刻藝術可以突破自由。
中國美術學院以其難比擬的藝術風姿,將遠離杭城鬧市區(qū)的象山,成為如今現代青年必去的旅游景點。
校園里如畫的建筑群落,濃濃的藝術氛圍和國美人的才能學識,
使得此地成為藝術界的殿堂。 一扇扇錯落有致的漏窗 將傳統(tǒng)建筑的封閉性變?yōu)橥ㄍ感? 此刻我們的視線和思緒有了延伸 這幢建筑可以說是竹制敞廊的代表,大片的竹廊連綿一線,曲折盤旋而上,色彩簡約卻獨顯匠心。
錯落有致的窗戶,成為建筑的眼睛。離開了『工整』這個標簽,差異和獨特成為此處的代名詞。
此處,卻是其他學校都存在的實驗教學管理樓。
行走在美院最大的感受,就是人與景的和諧統(tǒng)一。
同伴一邊拍攝一邊和我暢聊美院對她的震撼,
在這里每一個人都自帶藝術氣息,不論是穿衣還是談吐中的舉止行為。
環(huán)境陶冶人,人改造環(huán)境。
拍攝:寫生 | 微風 | 深秋
別開生面的景觀設計,豐富了學子們的學業(yè)感悟。在這里,
高雅與淳樸、生活與藝術、社會和校園得到了和諧統(tǒng)一。有時候,美院的課堂并不在教室中,在于戶外能發(fā)現美的眼中。
拍攝:蘆葦 | 微風 | 人像
學院內部隨處都可成景,自然風光無限美好,可以完美借助光和影。
隔著池水,湖邊的蘆葦蕩搖曳出迷人的風姿,四季換了名字,卻依然風景如故。在這里,等風也等你。
【水岸山居】
王澎說過,“迷路才會探究,才不會是過客”
水岸山居是美院招待外賓的內部下榻之處,臨水而居,復雜而精致。規(guī)整又巧妙的木質結構挑梁,頂部是竹篾搭建,能將校園和后山景色共收眼底。 藝術來源生活 更是生活的藝術化處理。
美院內部也有正常學習生活的功能場所,籃球場、食堂、網球場等等。有時候不得不羨慕美院學子,即使在揮汗如雨的球場中,也能瞥見不遠處的一處美輪美奐。
食堂中也能看到光影蹁躚的一幕,即使在吃飯也能讓你心曠神怡。現在一樓不支持外來人員就餐哦,不過二樓的國美餐廳可以購買餐票。
行走在校園之中,不得不為校園內精妙絕倫的設計感所折服,錯落有致的回廊,灰白交織的小樓,爬滿藤蔓的綠墻...
即使采用普通的磚墻、石墻、夯土墻,水泥抹灰墻,也能不施粉黛,難掩光華。一步一景,處處成畫。
美院中還有很多小驚喜哦,處處都充滿了尋寶的樂趣,每個不起眼的小角落都藏著巧妙的設計視角。目睹作品,就能和設計大師無言對話。
靈魂的共鳴只需一雙發(fā)現美的眼睛。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(qū)地址: 杭州市象山路352號
公交路線:
公交線路4路車至【轉塘南】站;39路或308路至【鄭家畈東】站
用餐提示:
象山校區(qū)食堂二樓國美餐廳可以支付寶購買飯票就餐。
注意事項:
象山校區(qū)校外人員需要登記身份證才可進入。
校內參觀不要喧嘩,愛護校內環(huán)境,不亂扔垃圾,不要打擾采生的學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