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?shù)罔F承包了我們大部分交通行程時,上下班的途中所看到的的景象僅是匆忙回家的人們,與時刻不離手機的低頭族。
動圖來源:網絡
“鳳起路、打鐵關、龍翔橋、秋濤路、火車東站”這些都是新杭州人再熟悉不過的地名。也因如此,我們似乎將那些老地名、老街巷漸漸忘去,甚至有些小伙伴連名字都沒有聽過。
這里有一些大家比較陌生的杭州老巷子,講述他們的前世今生。巷雖老,卻最具杭州味...
十五奎巷
#被綠色植物包圍的小巷#
前世
十五奎巷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,一是說從前這個巷子里有個大石龜,它的俗名本是石烏龜巷,畢竟俗名,肯定有些難登大雅之堂,故用諧音改為十五奎巷,這樣聽起來,是不是一下高端起來?
另外一種說法是,明嘉靖年間,巷里的居民多擅長騎馬射箭,科舉考試時10人一同上榜,算得上是十武魁巷。諧音也為“十五奎巷”。
今生
走進十五奎巷,只有一種感覺:這就是生活的地方。巷子有很多網紅店面,上午11點,正是附近居民們買菜的時候,好不熱鬧,可是已經見不到石烏龜了...
巷子里的民居多是屋頂鋪青瓦,室內多鋪石板,是清末民初典型的杭州民居的“營造法式”。
往巷子中延伸出去的更窄的小道望去,綠色植物攀附著古樸的房屋,在這里拍攝一組文藝范的照片最合適不過了。
大井巷
#留守在杭州鬧市邊的一抹清凈#
前世
古時候有個和尚叫征韶,為了解決老百姓喝水的問題,他在城隍山腳附近鑿了一個有一丈那么大的井,開了五個眼。
有一年,杭州遇到一次大旱,城里的井水都干了,唯獨這口井沒干,老百姓就都到這里來取水了。
這口井現(xiàn)在被稱為“錢塘第一井”,陪伴了老杭州無數(shù)年。住在大井巷的居民一直用井水來過日子。用井水沖涼,洗衣…這也是大井巷最大的杭州味。可惜不知怎么的,這五口井已經被封上了...
在民國期間,大井巷還是當時杭州有名的“第一商業(yè)街”。
今生
從鼓樓的門洞中走進去,你會看到這樣一面墻。紅色的門板、紅色的扶梯和臺階,28吋的老式自行車,門外那壺坐在煤球爐上的熱水,還有門上墨跡褪色的對聯(lián),一切都像極了記憶中的外婆家。
雖然現(xiàn)在的大井巷依然繁華,但相比旁邊的河坊街,倒清凈許多。穿過人潮擁擠的河坊街,拐個彎,轉進一條靜謐的小巷,咫尺距離,便是喧囂和寧靜的兩個世界。
沒有喧嚷的民俗表演,也少了濃重的世俗氣息。
偶爾還能看到青石板路和被歷史沖刷的墻壁...現(xiàn)在,這里把時間封存起來,變成了旅舍,做成了飯菜,感受百年前的靜謐。
五柳巷
#再現(xiàn)杭州老底子市井#
前世
五柳巷之名源于南宋時此處的一小御園,名為“五柳園”, 據(jù)《杭州市志》記載“五柳巷,南起斗富三橋,北折西接城頭巷。名始于清,其地舊有五柳園,巷以園名,1966年改名下友誼巷,1981年復名五柳巷。
今生
一來到五柳巷,就想留下不走了。竟然能在城中心,看到一個姐姐帶著兩個妹妹去商店買零食的興奮、爺爺看報的閑適、準備午休的小狗和90年代的小超市...
小巷很大,仍保留這民國時期所建里弄建筑。這是杭州最后一處保留江南水鄉(xiāng)韻味的沿河小街以全新的姿態(tài)展現(xiàn)在市民面前了。
還有很多還原老杭州的生活3D景象,大家可以去拍照~
這里還有可愛的門神。
大塔兒巷
#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#
前世
也許,就是這條巷子,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看到了“丁香姑娘”。大塔兒巷11號,曾是“雨巷詩人”戴望舒出生的地方。
一直到1937年,戴望舒他一家都住在這里。
今生
不過很遺憾,小優(yōu)姐已經找不到當時的青石板和《雨巷》里的意境了。或許時間久了,這里顯得些許破舊。
但僅有20米的大塔兒巷依然綠草如茵。
很快大塔兒巷就走完了,旁邊的小塔兒巷顯得異?蓯邸
直吉祥巷
#向往的老年生活 #
前世
宋朝時期,這條巷子處于南宋東城墻與德壽宮墻之間,所以稱之為“夾墻巷”。到清代時就改名為吉祥巷了。這條巷子旁邊有清道光年間建造的棲流所,相當于一個慈善機構。
今生
這一定是大家最向往的老年生活了,當然,如果現(xiàn)在能過上這樣的生活,我們也不拒絕。嘻嘻。閑暇時,和老鄰居聊聊天,喝喝茶。
或者看他們下下棋,打打麻將,輸贏不大,圖個開心。
最重要的當然是老伴兒,記得一位老人被采訪最好的朋友是誰時,他回答,當然是我的老伴兒了。
真希望,這里的老人能如巷子的名字一般吉祥安康,幸福常伴。
杭州不止西湖和雷峰塔,丟掉景區(qū)攻略,用心去感受老杭州的小街小巷吧。當我們重新去走走這些或許陌生的老巷子,或許你對杭州會有新的認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