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花圃,最不缺的就是花,沿路上的各色繡球花也正在爭奇斗艷地綻放著,但這里,又不僅僅只有花,越往深處走,越是誘人探幽,古韻濃厚的宅院分散在各處,一直把你帶到
掇景園——一個盆景觀賞勝地,也是當代浙江盆景的發(fā)祥地之一。
掇景園分室內(nèi)展區(qū)、室外展區(qū)和生產(chǎn)作業(yè)區(qū)三大區(qū)域,共展出各類盆景400余盆。
中國盆景藝術(shù)大師潘仲連的《劉松年筆意》、《自然之子》、《聽》等多件代表作都在這里展出。遺憾的是,就在上個月,潘仲連于家中逝世,享年91歲。
除了潘仲連大師的作品,還有另一位“中國盆景藝術(shù)大師”夏國余,以及浙江省盆景藝術(shù)大師余德生等大家的作品展示。
浙派盆景的特點是以高干型合栽式為基本形式,用材以松柏類為主,講求自然動勢。
掇景園,水邊悠閑自在的鴨子
巖芳水秀
盆景園內(nèi)還有一處隱秘的“小瀑布”,叫巖芳水秀。
兩個本地游客不經(jīng)意間發(fā)現(xiàn)了這里,不停拍照,感嘆:“花圃里面竟然還有這樣的地方,不來根本不知道。”“杭州mini版黃果樹瀑布”。
這塊區(qū)域,分布著大量的巖石,當然不是天然形成的。
這是著名園林大師孟兆禎院士設(shè)計的一座巖生植物園,它結(jié)合了植物、巖石與水體,是將中國特色融入巖石園的一種嘗試。
巖石基本沿水體緊密排列,逐漸沒入山腳池塘,用巖石和巖生植物組合而成的黃石山體叫“眾香巖”。
主山山勢相對較高,“花信瀑”從山頂一瀉而下落入“花盟潭”,順山勢而下,形成“山花溪”,溪中大小不等的巖石使水流或緩或急,置身其中,仿佛融入自然的真山秀水中。
同樣是“奇奇怪怪”的石頭系列,在花圃里一個小水塘邊,還立著一塊有名的太湖石,叫“美女照鏡石”,高3米多,我們找了各種角度,左看右瞧,確實有那么一點像一位女子的側(cè)顏,手上捧著物件的樣子。你看出來了嗎?
美女照鏡石
小隱園
除了花卉和盆景,花圃里,有沒有什么歷史人文景點?還真有。
靠近西門的小隱園,面積不大,屬于花圃的園中園。三座仿古別墅,分別由曲折廊橋連接,小橋流水,樓閣水榭,是典型的江南私家園林。
小隱園始建于宋代,初名適安園。據(jù)史料記載,南宋內(nèi)廷曾有一位“菊夫人”,歌舞為仙韶院之冠,仙韶院,指的是宮中樂工伶人的住所。所以,她在宮中號稱“菊部頭”。后來,她一度被宦官陳源聘于適安園。宋孝宗時,適安園被收入重華宮,稱小隱園。2003年復建時,小隱園沿用了舊名。
小隱園內(nèi),很少有游人,寂靜極了,只有后院內(nèi)的一排竹林,隨風發(fā)出“嗖嗖”的聲音。
到這里,當日步數(shù)顯示已經(jīng)超過15000步,仍有許多花圃內(nèi)的景點還沒有走到。
我們決定出門,去旁邊另一個遺世獨立的冷門地——趙公堤,看一看。
趙公堤 蓋叫天故居
1934,杭州花圃的前身松木場花圃成立,圃址是現(xiàn)在黃龍飯店的所在地。
1949,杭州市人民政府接管松木場花圃,當時,圃內(nèi)花卉品種只有131個。
1951,西山路(楊公堤)以西、金沙港以南地區(qū)的荒地征用并開墾。歷經(jīng)兩年,西山苗圃基本建成。
1956,松木場花圃遷至西山,西山苗圃改建為花圃。
1958,正式成立杭州市園林管理局花圃,即“杭州花圃”。
杭州花圃導覽圖
今日話題親愛的小伙伴: 你上一次去花圃是什么時候?你印象中花圃最值得逛的地方是哪里?
cr樂活杭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