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下江南的故事,被后人多番戲說,與之有關(guān)的影視劇、電影層出不窮。可是,他六次下江南,有五次住在了宿遷,究竟是什么吸引了這位帝王呢?筆者做了一番工作,終于明白,一起來看看吧!
要想理清楚其中的淵源,首先得從皂河古鎮(zhèn)的乾隆行宮說起。乾隆行宮,原名“敕建安瀾龍王廟”,如今多稱龍王廟行宮,始建于清代順治年間,改建于康熙23年,后經(jīng)清代的雍正、乾隆、嘉慶皇帝幾代帝王的不斷修繕和擴建,逐漸形成如今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形制。而乾隆六下江南,曾五次駐蹕于此,還多次出錢修繕,在此建碑立亭,于是宿遷民間這才稱它為“乾隆行宮”。它布局規(guī)整、規(guī)模宏偉,左右分明、軸線對稱,是十分典型的北方官式建筑群。
坐落于南端的古戲樓,至今仍在使用,每逢節(jié)慶日,宿遷非遺柳琴戲時常在此悠揚上演,實現(xiàn)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的對接。古色古香的
御碑亭,雕梁畫棟、斗拱飛檐,來此讀一讀乾隆御詩,與帝王來次隔空交流。金碧輝煌的龍王殿,裝飾華麗,是乾隆皇帝曾經(jīng)召見百官的地方,體會一番真切的皇家威嚴。古樸的禹王殿,是乾隆皇帝在此的寢宮,典雅高貴,處處彰顯著皇家建筑的獨特韻味。
一處建筑,一段歷史,乾隆和宿遷的淵源,與乾隆帝南巡息息相關(guān)。皂河龍運城中處處彰顯著歷史的歲月變遷,它根據(jù)歷史脈絡(luò),分春秋戰(zhàn)國、隋唐、明清三個歷史階段,分別塑造了各個朝代風格的街市、建筑,龍門渡中青磚灰瓦的明清園林,紅墻琉璃瓦的明清宮廷風建筑,將皇家巡游文化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品嘗名吃,感受美食文化
宿遷和乾隆的淵源,除了恢弘的建筑見證,還有特色小吃為證。傳說乾隆下江南時,有一次微服出訪來到了“三巧酒家”,聽聞老板張善巧精通南北美食,就出題考量老板,要求他給自己做一個跟車輪形狀一樣的美食,還得好吃好看好聽。
老板一聽,就開始揉面做面皮,再用青紅絲、生豬板油、冰糖做餡料,還將面團做成了圓形花邊,裹在包好的餅外,狀如車輪,再用油炸制,出鍋后撒上芝麻,色澤金黃,酥香松脆,乾隆吃到后,作詩一首“洋河有餅若車輪,香脆酥甜妙化神。莫道京華糕點好,品來不及此奇珍。”車輪餅自此成名。
與乾隆下江南有關(guān)的宿遷小吃,還有乾隆貢酥。乾隆貢酥,原名葉家燒餅,用面粉為原料,經(jīng)過反復揉搓,讓面團形成多種層次,再撒上芝麻,外酥里嫩,出鍋后香味撲鼻。傳說乾隆二次下江南的時候,經(jīng)過葉家燒餅店,聞見縷縷香味,立馬派人前去購買,吃完后贊不絕口,還帶上了這位廚子進京給自己做御廚,乾隆貢酥的名頭也自此流傳。
宿遷的景點,有乾隆駐足的痕跡,宿遷的美食,征服過乾隆的味蕾,在宿遷逛逛景點,嘗嘗美食,跟隨乾隆的腳步,探尋乾隆和宿遷的不解之緣。